第一天一到花蓮,就往阿官火鍋開去,想吃火鍋的原因是因為當天有下點雨又有點冷,想說吃火鍋是最好的選擇,且之前朋友也推薦過阿官火鍋,就來吃看看囉!!
到的時間是三點多,點了原味跟咖哩鍋,潘先生突然點咖哩鍋,讓我有點意想不到,因為我們以前最常吃的是養生鍋(藥膳鍋那種),沒想到一試成主顧,他的咖哩鍋味道超好吃,最後還加湯喝個精光,臨走前還依依不捨的咖哩鍋,果然是很讚!!!我忘了我點什麼肉,只記得魚麵,也是很彈牙QQQ的~
雖然價位有點高,不太適合這次三千元吃吃吃花蓮行,但是還是很值得啦!!
第一天一到花蓮,就往阿官火鍋開去,想吃火鍋的原因是因為當天有下點雨又有點冷,想說吃火鍋是最好的選擇,且之前朋友也推薦過阿官火鍋,就來吃看看囉!!
到的時間是三點多,點了原味跟咖哩鍋,潘先生突然點咖哩鍋,讓我有點意想不到,因為我們以前最常吃的是養生鍋(藥膳鍋那種),沒想到一試成主顧,他的咖哩鍋味道超好吃,最後還加湯喝個精光,臨走前還依依不捨的咖哩鍋,果然是很讚!!!我忘了我點什麼肉,只記得魚麵,也是很彈牙QQQ的~
雖然價位有點高,不太適合這次三千元吃吃吃花蓮行,但是還是很值得啦!!
花蓮最後一個行程是到砂卡噹步道,那天剛好是休假第一天,人潮很多,停車位不夠的就要停在遊客中心,走過長長的砂卡噹隧道,才能過來,
還好我們幸運,剛好有位子停,看到許多陸客遊覽車來來往往的,比以前來太魯閣的遊客多好多,有時候想是不是應該管制進出人數?
人數太多就產生噪音、汙染,也沒有辦法好好維護太魯閣環境,難怪山會生氣~~
盛夏光年海報中的照相館,算是新城鄉中著名的觀光點,大部分都會來這邊拍拍照,享受一下當電影海報男主角的感覺。
去的時候,還有遇到照相館的老婆婆,人真的很熱情,也一直跟我們聊天,不知道她是不是一個人住,孫子好像在台中教書,也很難得可以回來一趟,我想也幸好有像我們這些觀光客,給他打發打發時間,才不會太無聊吧!!
一踏進東華大學,就深深的覺得要是我大學念東華應該常常上課遲到吧!
校園超大的,一入門,警衛很好心的給了我們一份導覽手冊,想必是很多人來參觀,給觀光客的貼心服務,不然我們真的會在裡面繞很久,在這邊多半都是騎腳踏車,宿舍也都在校園內,在地的學生應該很少吧!就算有,以花蓮那麼大來看,應該也是要住校,在這應該人人都要有腳踏車,因為校園真的繞很大。不過換個想法,在這邊應該很難胖起來吧!!運動量大吃的又不多。
本來以為會在這裡多待些時光的,無奈花蓮這幾天的午後一直下雨,到糖廠剛好下了毛毛細雨,也打亂了我們想要在糖廠延著日式建築及稻田騎自行車悠閒的計劃,只好單純的買冰當觀光客囉~
那天的觀光客很多,不過素質並沒有很好,害潘先生急著走人,也勸所有的觀光客,鯉魚不是什麼都可以餵,不要自己不吃的芭樂子或是冰就丟進去池子裡,也希望花蓮縣政府如果要發展這一塊屬於台灣早年經濟發展的要角,在管理上面需要多一點人力跟智慧,不能再用過去那一種經營方式,有效的園區管理及發展方向是重點,不要再放一些莫名奇妙的"不可思議"的展覽,看到標題也讓我很不可思議
吉安舊名吉野,是日據時代1917年日本為了安定花蓮民心而建立的幾個移民村之ㄧ,在當時是日人的精神信仰,以不動明王為主神,並遵弘法大師遺願到日本四國88所寺廟請回88尊石佛。也有其他多種功能,像是醫療、課堂、法事等等。慶修院外型是仿造日本傳統高野山脈寺院而建,日本戰敗後,就改由當地居民接手管理,也改由祀奉釋迦牟尼佛及觀音菩薩。此建築再民國八十五年被列為三級古蹟,至今都是日人喜愛來的地點之ㄧ,對些許日人而言,這邊也算是他們另一個故鄉。
在這邊的歷史事件最有名的應該算是七腳川事件,也因次造成當時許多日本人不管是公移民或是私移民過來開墾奇萊平原。更促成全台灣第一個官營移民村「吉野移民村」的誕生,也奠定之後的吉安鄉發展的基礎。
赤柯山,在花東縱谷間,玉里鎮海岸山脈西側,海拔不高約八百到一千二之間,因盛產大型喬木赤柯木而成為赤柯山。
以前日治時期,日本人常用赤柯木去做搶托而留下一些伐墾地,1958年的八七水災之後,部分中南部災民上山開墾種植,使其成為今天有名的三大金針產地之ㄧ。
來到花蓮市的第一天
當然不免俗的去吃吃聞名的公正包子
果不其然 一去就一堆人在排隊等外帶 內用的就直接進去坐就可以了(其實有笨笨的排了一下隊 呵呵~)